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新疆棉花可持续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项目进展良好,其中新疆南部的策勒县示范区1999年在5.3亩的试验地上创秋季实测亩产皮棉257.8公斤的新纪录。专家认为,这一纪录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新疆是棉花的故乡之一,充足的光照和充沛的热量,以及大规模、可调控的灌溉系统等均为新疆的棉花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新疆的棉花生产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和不稳定的生产状态。1998年,中国科学院投入500万元经费启动了“新疆棉花可持续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工程”。策勒县被确定为其中一个示范区,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策勒县农技站共同承担试验和示范任务。
项目实施第一年,就有3.5亩试验田亩产达236.25公斤,超过了1994年在12.56亩棉田上创造的231.2公斤的纪录,创国内最高纪录。
1999年,策勒课题组提出攻克亩产皮棉250公斤的计划目标。经过一年的科学种植,四块试验田总计24.4亩棉田单产都超过了1998年亩产最高纪录,共有18.7亩创造了亩产超过250公斤的特高产纪录,其中种植新陆早7号的5.3亩创造了亩产257.8公斤的最高纪录。
高产带来高效益。据测算,1998年在农区单产200公斤模式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3.5,亩纯收入达到1350.2元。1999年,尽管受到棉花降价的影响,但效益仍十分明显,亩纯收入仍达到1400.85元。
实现策勒县棉花特高产纪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该项目中集成了中科院所属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沈阳生态所、遗传所、病毒所等多个研究所和有关院校的各种单项技术,如优良品种、新型长效肥料、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农业专家决策支撑系统和专家系统。策勒棉花试验示范区的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改变旧的“矮密早”模式,创造了“双层双株”新的栽培模式,取得可喜的进展,体现了农业技术优化集成带来的效益,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度评价。
中科院策勒课题组在一片曾经沙暴逞威的土地上创出棉花特高产的事实,显示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的巨大潜力,将大大促进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积极贡献。